高中學生暑假里做不到這七點,還好意思抱怨閱讀理解考不好?
高中學生暑假里做不到這七點,還好意思抱怨閱讀理解考不好?
原創: 葛文山 葛文山原點英語 昨天
期末考試結束,不少考生抱怨,我已經很努力了,可閱讀理解成績就是不高,一副“我已經盡力,成績不好就不能怪我”的樣子。
到底有沒有盡力?天知地知,我不知,有時候連你自己也不知道。下面的七個問題,可以幫助你捫心自問,檢測一下,你在暑假里的努力和付出有沒有到位?
No.1: 你的課外閱讀量達到33萬詞了嗎?
我們先來算一個帳:一篇文章通常500詞左右,33萬閱讀量意味著要讀至少660篇文章,按照一天讀一篇來計算,你需要讀兩年左右!33萬只是一個基本閱讀量,如果要閱讀理解得高分,至少需要50萬!
而且還是嚴肅期刊的文本,絕不是什么經過改編簡化過的英語心靈雞湯小故事!還是那句話,想做好應試閱讀,要不停地突破自己的舒服區comfort zone,學會啃一些硬骨頭的嚴肅文本。
這里要著重指出的是,嚴肅文本的精讀量至關重要,有的孩子也在嘗試閱讀《經濟學人》等期刊的文章,但是只是淺層次的泛讀,浮光掠影,這種囫圇吞棗式的閱讀對閱讀能力的培養根本起不到作用。
好的文本,就要精讀!什么是精讀?就是細嚼慢咽,賞析回味,朗讀背誦。
No.2: 你的閱讀詞匯量到達5000了嗎?
有個學生問,我想提高閱讀理解,但是討厭背單詞,怎么辦?我的答案是:等死!
可否聽說過,英語讀物是分級的嗎?那可不是分成成人和兒童,而是根據詞匯量把英語讀物分成難度不同類別。換句話說,什么樣的詞匯量對應著什么級別的英語讀物。
高考文章話題新穎,原汁原味,思維量大,如果生詞再多,那不是雪上加霜了嗎?高中學生就不要像初中那樣死扣語言知識了,要“廣積糧”,切忌“深挖井”,認識50個單詞,比你完全掌握10個單詞更有意義!要拼命擴大詞匯量!
5000閱讀詞匯量是閱讀理解得高分的敲門磚!不但要背高考3500詞匯,還要熟悉高考閱讀理解中經常出現的大學四級詞匯!
No.3: 你會“意群閱讀”(reading thought-units)嗎?
一個好的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眼睛的移動是從一個意群到另一個意群;而普通閱讀者閱讀時眼睛從一個單詞移動到另一個單詞。避免把一個單詞讀出來,即使在腦子里讀出一個單詞而不出聲也很浪費時間。比如說: (The little boy Johnie ) (had been up) (with a packet of mints) (and said) (he wouldn’t go out to play) (until the post had come.)
多多,可以提高閱讀速度、理解準確率、注意力集中程度等:Reading thought-units can improve: reading speed,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ading concentration, reading retention, as well as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 and help with developmental reading disabilities (DRD).
No.4: 你會“長難句”句型分析嗎?
有些同學的詞匯量已經達到了5000左右,但是依然感覺讀不懂文章,這就是因為文章中充斥著大量結構復雜難以把握的復雜句。一般而言,對同學們造成障礙的是并列句或并列復合句,倒裝結構,所以在訓練時可以精挑一個語段做仔細分析。 有的長句難以理解的原因可能是其他因素,比如說下面這段文字選自近期的《經濟學人》:
As people build theircareers, or don’t, their incomes tend to differ. This inequality peaks when ageneration reaches its late 50s. But it tends to fall thereafter, as peopledraw redistributive public pensions and quit the rat race, a contest that tendsto give more unto every one that hath.Old age, the OECD notes, is a “leveler”.
加下劃線的部分就很難理解,就需要老師指導一下:For whosoeverhath, to him shall be given, and he shall have more abundance; but whosoeverhath not, from him shall be taken away even that he hath. 這里所說的多的要加給多的,少的也要拿走。也就是經濟學里說的“馬太效應”。
No.5: 你了解paraphrasing的套路嗎?
閱讀理解題的正確選項就是對文章某些重要信息的轉述。可以這樣斷言,轉述是命題者設置閱讀理解選項的最常用的一個重要方法。它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用不同的詞表達與原文相同的意思,二是用來重新表達的詞要更簡單易懂。
那么,掌握paraphrase對學生在兩個方面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一是對英語中較難內容的理解能力,二是運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
另外,江蘇卷的任務型閱讀題就是重點考查了學生的轉述能力!英語作文也涉及轉述能力的考查。寫作中就要這樣的一項要求,不許使用題干中所給材料的原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可以借用其中的觀點,但是你得換一套表達。
關于轉述的重要性,愛因斯坦有一句話說的非常經典,那就是: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 如果你做不到言簡意賅地表述一件事情,那么你的理解就還沒有到位!
No.6: 你能邊閱讀邊概括嗎?
加標題、主旨題向來是都是閱讀理解中的易錯題,因為這些題目考查的是學生的高端思維能力——概括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①是否能用簡潔的語言,簡明扼要地概括文章中所描述的人或事物的特征。②是否能簡潔完整地對文章整體或局部內容進行概括bu性復述。③是否能夠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或人物的行為情感。
為什么說在閱讀理解中概括能力很重要?主要由下面三點原因:能幫助學生提取文本得主要事實和觀點,聚焦值得關注和記憶的核心詞匯和詞組,能幫助孩子化繁為簡。
It helps students learn to determine essential ideas and consolidate important details that support them.
It enables students to focus on key words and phrases of an assigned text that are worth noting and remembering.
It teaches students how to take a large selection of text and reduce it to the main points for more concise understanding.
No.7: 你熟悉閱讀體裁特征嗎?
高考閱讀理解體裁(reading genres)多樣,學生要學會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閱讀新聞和說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獲取主要信息。閱讀科技作品,還應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閱讀由多種材料組合、較為復雜的非連續性文本,能領會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讀到這里,你是不是覺得要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很難?那我把下面這句話送給大家:
The brick walls are not there to keep you out. The brick walls are there to give us a chance to show how badly we want something. 磚頭墻建在那是有原因的,不是為了拒人于墻外,而是為了讓人體驗,自己是多么迫切地想得到某物的那種感覺。